原题目:见字如面,纸短情长,多久没用纸笔写一封信啦
书评君的小客厅??“一周话题”栏目又在周六准时和大家见面了。
上周六,咱们分享过一个父亲给他的女儿写了许多很多信的故事,良多读者都很激动(《小艾,爸爸特别特别地想你》)。于是在一周话题,书评君也就决议来聊一聊对于写信的故事。写信,底本是最重要的异地沟通手腕,但一日千里,现在它不再那么“有用”,而是覆盖上了一层念旧的、温顺的调调。看看大家都怎么说?而后,在留言区一起聊喔。
壹周话题
阅读需要主张
本周话题
(题型:追忆似水年华题)
你上一次用纸笔写信、或是上一次收到用纸笔写的信是什么时候?与你信件交往的又是谁呢?信件、电话、短信、微信、电邮、语音……不同的联系方式,给你的感觉有什么差异?
@小明
最近一次收到信应该是一年前了。
信件啊,可以从字里行间中领会到对方的心情,恍如可以透过信件看到对方的写字的样子容貌呢。
现代的函件是通信软件,最近一次收到,是刚从前的多少秒。翻开这些软件就不了那种胆大妄为,捧在手心的感到了。
科技的发展,这是必定的。但是,传统信件是不会消散的。
心境?向你发送了10个表情包!
@小二
上次写信是在去年高考前后,写给一年后的自己,天然上次收信就是在今年高考前,感谢那个让我们写信的人。
@平平
年事微微的我~没寄过真正的书信,但我有时候会写一两张纸的信,自己粘一个信封封起来给别人。投递方式包含但不限于:放在收件人的课桌上(我通常是到学校最早的人之一)、夹在功课本里给老师、当面递送……
最近一次半个多月前,和班里一个关联始终比拟僵的同学和解;印象最深的一次是今年闺蜜诞辰,生日礼物送了她一盒松子,里面埋了一封信,她一周之后发明时特殊冲动,我也超开心。
这种方式真的十分有助于我表达明白自己的主意,因为书面情势井然有序、纵观全局,而且是可以回想的。比拟之下,微信新闻篇幅有限,口头交换轻易跑题或者缺少前后的照顾,甚至可能引起争吵(而且我不擅长口头表达也是真的)。
@书木
从初中开始写信,和网上意识的朋友,和去到他乡的同学。上一次收到是在大二。我们都已经开始了自己的轨迹。过去我们在信里画画,夹下落叶,有时候也会装潢信封,积聚了很多很多。
现在和朋友电话不多,隔段时间用网络联络工具热气腾腾聊会儿,信也是不太有时间写了。但写信是很美妙的感想,无论是记载当下,隔着距离和时间传递到对方,还是拆开信封看见挚友的字迹。现在想来也会觉得曾经这么做过,真好呀。
@黑啤酒
上一次写信就在昨天,写给行将中考的上铺。上一次收到信是在高考前两天,收到友人写的加油信。我认为信件比电子通讯更有力气,墨香将写信人的感情转达至心底,拿在手上读了一遍又一遍。而且收到的信件我会很好得保留起来,像电子通讯的话可能就会因为内存或调换而被删除。最最最主要的,是收到信件浏览信件观赏朋友字体的愉悦感,电子通讯是不可能取代的。
@赵无稽
上一次写信应该是在中考前夕。和关系最好的同学写信互相激励,对将来既有向往又有担心。庆幸的是即便过去了这么多年,她已嫁为人妇,我们各自成长,趔趔趄趄却一直没有断了联系,依然是很好的朋友。虽然搬家了几回,但那封信却完好无损,依然保存着。张小美,感激青春有你!
@酒酿高圆子
上一次收到信是在高中时代。我和我闺蜜在同一城市的不同学校住宿,一个城南,一个城西。上了高三时间变得很缓和,每周六中午回家,周日中午又要去上学,基础没有见面的机会,也很少能打电话。于是开始写信,乘车去学校时背着繁重的书包,揣着信去小区门口的邮筒投递,投的时候默默祝福这封信一路安全。通常,周三我的这封信能到她手里,下一个周三我又能收到她的回信。一模二模我们都互相勉励着,倾诉四周产生的有趣故事。后来,大学去了不同的城市,但我们依然是无话不说的好朋友。
@蜜半糖
上一次书信是在两年前,大三,给男盆友写的信。当时已经恋爱一年啦,仍然坚持书信,因为是异地,会晤少,书信变成了有暖和的问候。后来男盆友不满意于书信,开端省吃俭用攒更多路费,就没写了。毕业一年了,工作中除了必要的签名,没再用过笔,有时候感到不是手写的文字好冷淡,所以,我要开始练字啦~
@鼠智
巧了,就在一周前吧,给我的错误写了一封信。无非告别期近,感叹一下,顺便抒发对她的情义。情感是彼此的,一直都特别认同这一句话,当你爱好一个人,对方也在爱护这段猿粪时,就会觉得特别荣幸。虽说现在都是用微信接洽,但是偶然的一封信能让生活变得有典礼感。可能是珍稀让人觉得弥足可贵,可能是觉得信所含的感情让人觉得更厚重,一封信所记录的货色更多吧,帮你我见证了时间、情谊、誓言和祝愿。见字如面,很亲热。
@满天星
特别喜欢把心情写在纸上的感觉。平时不怎么说话,很多时候,喜欢把心情写在纸上。后来,碰到喜欢的男孩子,在一起之后,喜欢给他写信。写给他的感谢信,报歉信,或者单纯的表达心坎的信。虽然他就在身边,但还是习习用纸上的语言表达对他的感情。
纸笔写的信件,会有那种见字如面的感觉。花时间去写,去读,去回复,这样的距离很舒畅,不急促。
其它的方式,不知道为什么,让我有紧急感,我会惧怕忽然到来的电话,短信,语音,让我觉得,生活被不期然的消息入侵了。
@April
最近的一次应当是上周寄出去的七张明信片,收到的信有四月五四节同窗寄到家里的信,明信片有蒲月份收到的。二十年的时间里收到的邮票邮戳来自五四节同学占了九成了吧,他是大学赠送我的最好礼物之一,无关风月,比起古代电子方法,拿到信的那种等待高兴还有看完的收藏,无可替换!
@未木
上学的时候有个笔友,互相写信交流,与现在的社交媒体是同个功能。因为字好看,所以被误认为人也难看,对方有进一步进展的动机,后来通过聚首解除误解,交流就顺畅多了。个人觉得写字与键盘录入的不同重要在感触,键盘输完了删,删完了输,无穷次的订正更正。写字则落纸无悔,所以动笔更稳重,想的也更多。现在依然偶然写字,只是为了积淀心情。
因为字好看,所以人也好看,这个曲解是很美好了。。
@兔斯基
上一次收到信件大概是两个月前吧。和一个不同班的挚友相约写信,写好了就放在学校收发室,等对方去拿。
与我而言,书信跟电邮都有一种古老、正式而又浪漫(?)的感觉,大略是由于每次都须要写较多的字,所以老是像把人的思维都装进去了。短信和微信之类的,有点像速食快餐的感觉(如果书信是满汉全席的话),仅用于日常谈话或宣布告诉,不能认当真真地表白和交心。
想当年,写信只是写信,如今都能类比“满汉全席”了……
@十仲春
三个月前给远方的朋友写过信。
一纸一笔是书写情意,语音打字是输出效率。
@一树一树的花开
说起这个,我就想起了16年从青岛寄给本人和童鞋的明信片现在都还没有收到。假如明信片不算信的话。
那记得大一仍是大二时,给一位上了军校的高中舍友寄过一封信,那时候还年青啊,文字里就聊一些幻想啊!生涯啊,跟高中一个样。
当初友情还在。
@曼曼
去年有次回老家,一个人无意中翻看妈妈为我们收拾的从小学至大学的旧书。很多年过去了,书的色彩变黄,变淡,有些笔迹因为曾经的雨滴而变得含混不清,封面落了一层薄薄的灰尘,更有一股很香很香的纸质的霉味。
其中有本书里夹着姐姐写给我的一封又一封的信,我细细的每一份每一个字读了个遍,每一个小事情,每一份小情感都让我好像回到了读信的那个时候,那份喜悦和期待,是如今再也没有的。像儿童时代等候打开一个神秘礼物盒那般高兴和甜美。有人说那个时候的人太枯燥单调,一支笔一张纸罢了,不如现在发达的通讯装备和信息时期。
是的,可当我静下心来,我们的信息永远扼要简要,我再也感触不到你与我分享的喜悦,本来一支笔和一张纸可以如斯丰盛。
如果可以的话请写份信给我,你和你去过的处所我都想凝听。
兴许该找个机遇,让大家给书评君写一封真的信?
@黛眉
一年前吧,但是是封没有寄出去的信,自己留着了。
还是很喜欢那个相互写信,久久的等来一封信就非常喜悦的年代,现在什么都有了,那些情感却也没那么名贵了
@我要飞!!嗨起来!!
毕业季好盆友之间写。信的自在度比同学录更大,能够说更多真心话。
毕业仪式之前我还要去买好看信纸!
……祝你嗨起来哟。
@椒盐兰花豆
上次收得手写书信,还是十多年前上大学的时候,与还没有成为恋人的发小鸿雁往来,却察觉不到自己的感情,只是彼此在信里聊着两地校园生活的琐事,聊自己最近读的书,看的片子,听的音乐……在没有智能机甚至还在用网络聊天室的时候,写信成为我们慰藉彼此互通冷暖的手段。现在我还留着每一封信,我记得自己总是迁延症,写完了又留着没寄,想一想,然后写得更多;她的字迹有些潦草,思路更如同漫天飘动的飞絮一样率性自由,我认起来有点费劲,但还是一遍一遍看。
现在用惯了各种社交软件,回忆起来,只觉得信件带有人心的温度,指尖和眼睛均可触摸。像《紫罗兰的永恒花园》
可以尝尝看,用微信聊天重说一遍当年信里的话,是什么后果
@呱太
前女友,其余无可告诉!
好:)
@煮煮鱼汤
这个问题我可以答复~
上一次写信是上周,写给我蓝盆友,趁他昼寝时塞到他背包里。晚上这呆子在再三提醒下终于晓得了,跟我说困逝世啦来日再看,成果还是忍不住爬起来阅读。
上一次收到信是生日时啦,一封蓝盆友写的甜甜的信,一封闺蜜写的暖暖的信。
手写的信还是和微信啊邮件啊电话啊不一样,可以放在一个特定的抽屉,它们会成为你小幸福的一局部??具备实体又寄托着情绪的那种。没有微信便捷,但回复一个人不必有秒回的压力,三两个月回一封信反而有诚意。没有电话的高效,可是许多抒发的话可以缓缓思考考虑,收到的信也是可以屡次阅读。
写一封信和种一粒麦子,播种的节令同样喜悦呀。
@王琛
我上次用纸笔写信是2015年五一前。我的硕士导师要来到这个城市,我却因为提前打算出行而不得不错过见面。于是手写了一封长信,托共事送给导师。后来,导师电邮回信。想来时间好快,转瞬毕业十四年,导师也从母校到了另外的大学。我喜欢手写书信,若不是中国邮政总是丧失这份远方的美妙,新年寄给亲朋的贺卡本来就是断不了的情结。
哈哈,中国邮政总是遗失这份远方的美好
@千万人吾往
上一次用纸笔写信还是在去年差未几这时候,或者比这还早点。那是我给我的一个学生写信,当然,我现在还是一个大四生。所谓的“学生”,是在一个实习的学校了,一个师范专迷信校。我当时在那里实习时,她曾带我去蒲松龄的旧居游玩,后来在我实习停止要分开之前还送我一本书,旁边还夹了很多小卡片,上面是她亲笔写的一些话。我知道她也异常喜欢读书,所以实习结束一个月后,我也给她买了几本书,还附带了一封书信,给她邮寄过去。
我个人无比喜欢写信,如果有可能,我个别都是把手机短信和微信也写成书信的样子。最厌恶打电话,有人以为有什么事件打电话可以说得清晰,就像当面说话一样,但是一则打电话的时候,人容易变声,平时很熟习的声音可能变得很奇异,再则打电话固然直接,但容易斟酌不周,说些不恰当的话。喜欢安宁静静的文字,读别人发的文字,就像与这个人背靠背交谈一样。而且还能够让人有充分的时间来思考,谈话是否适当全面。书信仿佛已经是过期的东西,但是应该不会彻底灭亡,因为无论如何,它都显得最为正式,最为慎重,从这一点来说,其他的所有方式都不能与之相比。
@脸上突然爆痘的美?女
上一次写信(寄出去的那种)是这个月朋友生日。写信会有一种时光穿梭机的感觉,是现在的我同几天后的你对话,同现在发达的即时通讯方式比起来,切实太巧妙了。想起《围城》最后一段话,落伍的时间机器,会有这种象征。我们都不知道几天后的我们还是不是现在的我们。
@Diane Bai
或许是在高中吧,刚刚入学,对学校的环境不是很熟悉,然后给初中的同学写了一封信,然后后,收到回信说,不要给我写信,因为常常收不到,也写不了回信,黑人问号脸?!
论设想与事实的间隔。
@河马
上一次动笔写信是6月12号,写给未婚妻的情书。我觉得书信与其他的不同在于居心去揣摩每个字是否能够表达自己内心的感情,当电话/微信/邮件等沟通方式更倾向于处置工作和高效力沟通时,书信,才是表达一个人对所爱之人最浪漫的沟通方式。
@咸咸的鱼
上学起就一直有寄信的习惯。然而一次搬家后,邻近找不到邮筒了,独一的一个邮筒上面的开箱时光已经被磨平,我迟疑了一下,没有送达这封粘好邮票的信,去了旁边的快递网点,像寄合统一样把这个信封放到了更大的信封里。这是我最后一次寄信。
这个离别方式真是满满的典礼感。一声叹气。
怎么样?你也来吧。你的留言,大大的概率会被选入下周六“一周话题”的聊天现场!让我们在每周六,做一点美好而不孤独的事情~
所以,下周聊什么?
下周话题
(题型:人生方向决定题)
这两天,各地的高考成就陆陆续续就要可查了,报意愿的时候又到了。你在大学里学(或想学)的是什么专业?想倡议高考生们来学这个专业吗?还是劝他们躲得远远的?关于选专业,兴致和“钱途”怎么均衡?来,当一把人生导师吧。
壹周话题
阅读需要主意
微信大众号ID : ibookreview